教材特色与创新
教材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用项目带动内容,将内容融于项目。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由若干技能组成,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学习,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体现职业性、实践性、适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特色一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突出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及相关课程间知识结构衔接关系,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特色二 重视技能培养。将陈述性理论知识穿插于技能训练之中,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探究了“学做一体”教材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理论上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突出教材的适用性、应用性。
特色三 体现“新”和“精”。广泛吸纳编写人员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简洁、图文并茂。
特色四 适于自学并拓展知识面。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多用图表等形式直观形象地表达内容。
创新点一 从《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材中剥离出植物的相关内容,删除高等学校《植物学》教材中过于庞杂的内容,增加植物显微结构图,填补了我国中职类园艺、园林专业《植物基础》教材的空白。
创新点二 在编写思路上紧密结合园艺企业的实际要求,考虑到学生胜任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反映职业岗位或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学做”一体。
创新点三 在内容安排和组织形式上做了新的尝试,突破了常规按章节编写理论知识与实验实习的结构形式,以植物结构特征为主线,按植物器官形态识别、植物微观结构观察及植物分类识别等三个项目分具体任务组织教材内容,便利学生学习和训练。
创新点四 在教材建设目标上明确了“动态建设、立体开发”的原则,密切关注园艺技术的发展,及时在教学中吸收新物种、新方法、新工艺、新规范。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教材配套的《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及教学课件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