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起点不是天花板,而是托举我们触碰星辰的掌心。”扬州大学2025级兽医博士汤建强,用8年时间完成从淮安生物工程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到科研尖兵的蜕变,以“PCR循环”式的成长逻辑,展示职教生的实力。
2016年,中考分数超出普高线的汤建强,因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对动物医学的兴趣,选择淮安生物工程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与其在普高拼分数,不如在职教找赛道。”他将招生简章上“技能+升学”的培养模式视为人生跳板,入校便立下“搞科研”的宏大目标。
中职时光,他以“自律”为刃突围。清晨6点泡教室背单词,深夜在实训楼反复练习解剖;别人满足于课堂知识,他主动啃完150多本英文专业书籍,提前自学完所有课程。班主任的严格要求、繁殖课老师的深度启发,让他养成“由点及面”的学习习惯——从课本知识点延伸至本科教材,甚至科研文献。这段时光,他斩获省技能大赛三等奖、职业兽医资格证,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为职教经历镀上“硬核”底色。
2022年,凭借在职教学习打下的扎实功底,汤建强以优异成绩考入扬州大学动科学院硕士研究生。面对“职教生能否搞科研”的隐性质疑,他用行动作答:精准解析质粒图谱的实操能力、日均12小时泡实验室的专注,让他迅速崭露头角。“职教培养的动手能力,是科研最基础的‘硬实力’。”他笑言,当其他同学还在学习实验流程时,他已能独立完成鸡肠道微生物采样、基因表达量检测等复杂操作。
硕士阶段,他聚焦家禽抗病机制研究,在《animals》等期刊发表4篇论文,参与制定2项企业标准,并在省级学术会议上从容应答专家提问。最难忘的实验是从300只鸡中筛选抗性样本,“就像在人群中找‘超级免疫者’,靠的是职教练就的耐心和精准度。”在做研究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职教生的“抗压力”和“务实心态”,恰是科研人最珍贵的品质。
如今,作为职教逆袭典型,他常回母校分享“分段进阶”哲学:“宏大目标要拆解成季度小目标,每达成一个就给自己正向反馈。”他寄语学弟学妹:“人生如PCR反应,每个循环都比前一次更接近理想。”从被动选择到主动规划,他用“技能+学术”双轨模式证明:职教不是终点,而是多元成长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