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走进金湖县银涂镇五星村,一幅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金宝湖水产专业合作社的仓库里,去年11月采收的芡实颗粒饱满,静待市场良机;不远处的水塘中,小龙虾欢快游弋,塘边的芡实苗已超过硬币大小,只待小龙虾清塘后,便移栽至大塘中继续生长。这一幕生动场景,正是银涂镇五星村党总支副书记、金宝湖水产专业合作社法人徐永哲多年探索乡村致富的生动写照。
多年来,徐永哲通过“小龙虾+芡实”轮养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还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他带领合作社科学规划养殖周期,每年3月至5月养殖小龙虾,6月至11月种植芡实,形成“一水两用、一塘双收”的生态循环农业。凭借这一创新模式,徐永哲被先后获评金湖县3A级“荷都乡才”,2023-2024年淮安市高素质农民创业就业带头人。
据徐永哲回忆,他的父亲常年从事水产养殖,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对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养殖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大学期间的一次暑假,徐永哲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稻田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农民的收入微薄,生活条件艰苦。他想,若是把这些田地进行开发,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够为农民增收。这一想法在他的心中逐渐萌芽,并成为他后续行动的起点。
2013年,徐永哲决定回乡探索。起初,他尝试“稻虾共作”模式,但在实践中,他发现水稻种植效益有限,且管理难度较大。2018年,他大胆转型,引入了经济价值更高的刺芡,形成“芡虾轮作”体系,亩均收益得到大幅提升。“芡实塘水质清澈,浮游生物丰富,特别适合小龙虾育苗,小龙虾又为芡实提供养料。”徐永哲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素养,多年来,他常常与当地农业专家和其他种植养殖大户进行交流,学习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同时,积极参加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和淮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省市农业相关领域权威学者、专家、创业成功人士的授业解惑,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一人富不是富,要带领大家一起富。”作为五星村党总支副书记,徐永哲始终将带动乡亲增收致富视为己任。合作社常年提供固定岗位20余个,吸纳周边村民参与田间管理;每年6月芡实移栽季,用工可多达60-70人,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去年,合作社年销售芡实1000吨、龙虾60吨,实现销售总额1200万元,纯利润150万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从大学毕业时的初次尝试,到成长为乡村振兴“领头雁”,徐永哲用"一池芡实、一塘龙虾"盘活土地资源,书写了新时代农人的精彩篇章。谈及未来,徐永哲信心满满:“今年承包了600多亩地,接下来我准备深入学习电商销售模式,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让芡实和小龙虾卖往全国,卖出好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