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实践,我校于4月3日下午在农业实训楼119会议室召开技术工作室建设研讨会。校党委书记韩永胜、副校长邵春祥、教务处处长丁宁、科研处负责人仲春雷及32个技术工作室领衔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邵春祥主持。
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挑战。通过案例分析、研讨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工作室建设需要突破传统实训模式,融入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等前沿领域,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践机会,同时反哺企业技术革新。这一理念为学校后续建设明确了“以产促教,以教助产”的总体方向。
“树木培育应用技术工作室”领衔人交流汇报
该工作室以“凝心聚力2025”为目标,聚焦校内生态提升,系统推进古树复壮、乡土树种驯化及花卉培育三大任务。通过“月计划-周落实”节点管理,3月完成苗圃选址与菊花培育筹备,4月计划启动树种定植与养护标准化。针对资源与流程难题,提出数字化管理、校企协作及专项基金整合策略,为技术团队破解执行瓶颈、实现专业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家禽高效养殖工作室”领衔人交流汇报
该工作室依托师资团队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推动家禽养殖技术创新。科研成果显著,李帆、王景等教师发表多篇论文,指导学生获省级创业项目立项。深度联合立华集团、展风蛋鸡养殖场等龙头企业,聚焦粪污资源化、数智化养殖等产业需求。当前,团队引入行业专家于敏莉博士,探索AI控温、疫病防控等前沿技术,初步确立“智能化健康养殖”研究方向,为产教协同与技术转化提供高效模板。
“国际农业技术交流推广工作室”领衔人交流汇报
该工作室助力商务部国际研修班,推动34国官员交流中国城镇化经验,提升学生国际视野。规划“词达人杯”农业术语大赛及国际会议参与,促进教学资源整合。面对方向分散与制度短板,拟转型农文旅融合,申请校级重点支持,以“专而实”模式持续服务地方文旅与教育国际化。
随后,其余29个技术工作室负责人也作了简要汇报。
会议最后,校党委书记韩永胜强调,技术工作室建设需坚持“建梯队、育名师、出成果、促发展”的思路,以八大技术中心为依托,形成“四清单”工作法,即关键技术清单、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方向清单,聚焦生态农业、智能装备、数字服务等领域,紧扣淮安主导产业需求,形成“教学——研发——服务”闭环生态。
本次研讨会以方案为纲,以问题为引,以行动为要,为技术工作室建设按下“加速键”。学校将以“服务三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宗旨,将工作室打造成为淮安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孵化基地”,书写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