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浪潮中,一群身着迷彩服的特殊群体-----退役军人,正以崭新的面貌投身于现代农业的广阔天地。3月10日,由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淮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协同承办的淮安市第四期“老兵新农人”培训班在淮安宾馆正式拉开帷幕,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杨冬梅、副局长郭道来,淮安生物工程学校党委书记韩永胜、副校长禹立馨,淮安区副区长汤昌波等出席开班仪式。
校党委书记韩永胜致欢迎辞,他表示:“退役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拥有严明的纪律、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通过‘老兵新农人’培训,我们希望引导大家将部队的优良传统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培训班为期7天,经过前期的问卷调研,我们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精准对接了学员的实际需求。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解读,帮助学员把握了政策方向,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一线的专家们的讲授,让学员学习并了解了稻、麦、菇、花、林、蟹和虾的前沿栽培种养和再加工技术;电商直播、融资政策等课程打开了学员们农产品营销新思路。江苏引航律师事务所顾艺璇以专业律师的身份结合真实案例解析农业法律风险,特别是合同签订、商标保护等要点,填补了学员创业过程中的法律知识盲区。
为了让培训更加贴近实战,学员们走进了太仓电站村、苏州单箪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吴中采香泾生态园、西山天王坞茶厂、金坛区指前镇建新农机合作社、淮安市淮阴区惠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地,他们走进田间地头、爬上茶山,迈进农机库房、农产品再加工生产车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经过紧张而充实的学习,退役老兵陈红军表示,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既浇灌了我们的农业知识荒地,更点燃了我们的农业创业激情。我们将把部队锤炼的坚韧品格转化为振兴乡村的实干动力,在广袤田野续写军人本色,争做新时代懂技术、善经营、守法规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老兵力量"。
“老兵新农人”培训班,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技能的充电站,更是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起点。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们正以崭新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誓言。